祝福的話

    請常唸“南無阿彌陀佛”。 雖然它是佛號,他也是咒王,有不能解決的事就請唸--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“阿彌陀佛”是佛中之王。 唸佛號會幫助你增長智慧。阿彌陀佛”,有“無量光”,“無量壽”的意思,如果有人向你說 “阿彌陀佛”,其實他是向你問好、祝福你!不要因為宗教的不同而曲解、誤解它。

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

瑜珈冥想的“十二原則” 1

成功的關鍵,因為不穩定的姿勢會使思想、意識也變得不穩定。儘量不在冥想前進食,因為這會影響你集中精神狀態。
開始時試著每天做一次冥想,以後可以增加到每天兩次。
冥想的時間由5分鐘慢慢地增加到20分鐘或者更長,但不要強迫自己長時間地靜坐。
如果你利用一種冥想方式練習幾次都感覺不舒服,那麼你可以放棄這種方式而選擇另外一種更合適自己的方式。不要急於求成,不要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瑜伽冥想坐姿瑜伽冥想的目的在於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安寧。真正的瑜伽冥想的姿勢都是打坐式的。
打坐又再細分為七種:即,簡易坐,半蓮花坐,蓮花坐,至善坐,吉祥坐,悉達斯瓦魯普坐,雷電坐。通過瑜伽的這些坐姿我們還能獲得身體的受益,加強了兩髖,兩膝,兩踝,補養和加強了神經系統,減輕和消除風濕和關節炎。
簡易坐 簡易坐是一種舒適安逸的坐姿。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整坐姿,比如可以兩腿盤坐在墊子上。如果膝部有疾病,可以單腿或雙腿向前伸直。
坐在地上,兩腿向前伸直 彎右小腿,把右腿放在左大腿跟處 彎左小腿,把左腿放在右大腿之下 可以把雙手結個手印,放在兩個膝蓋上,最好兩手相疊,拇指相對放在腿上 以此姿勢坐著,可以10分鐘,20分鐘遞增 單蓮花坐 坐在地上,墊一個小墊,便於穩定,兩腿向前伸直 彎右小腿,把右腳緊頂在放在左大腿內側 彎左小腿,把左腿放在你的右大腿上面肩背正直,下頜內收,兩手相疊,拇指相對放在腿上 以此姿勢坐著,可以10分鐘,20分鐘遞增 患坐骨神經痛的和骶骨毛病的不適合做這個練習 雙蓮花坐坐在地上,墊一個小墊,便於穩定,兩腿向前伸直 彎右小腿,把右腳放在左大腿上,腳底朝上 彎左小腿,把左腿放在右大腿上面.腳底朝上 肩背正直,下頜內收,兩手相疊,拇指相對放在腿上 以此姿勢坐著,可以10分鐘,20分鐘遞增 每次打坐完後,按摩兩膝,大腿,兩踝和兩小腿腿肚 益處:
(1)盤著的雙腿減少並放慢下半身的血液迴圈,從而加強上半身,特別是胸膛和腦部的區域的血液迴圈;
(2)有利於直身端坐,使呼吸系統毫不受阻,極為有利引發暢順的呼吸;
(3)對患哮喘和支氣管炎的人有益處;
(4)使神經系統充滿活力,強壯脊柱和腹部器髒。蓮花坐興奮消化系統,放鬆兩踝、兩膝,使大腿結實,使兩髖、兩腿變柔軟;
(5)有助於預防及治療風濕症;
(6)儘管流向下半身的血流減少了,卻和普通坐在椅子上的坐姿不同,不會發生充血現象;
(7)有助於使人的身體穩定而安寧,心靈和平、活躍而警覺;
(8)對患有神經和情緒問題的人們有益;
(9)從瑜伽角度看,這個姿勢極為適宜於做呼吸練習和冥想。
它導致生命之氣普拉那從脊根氣輪延中經上升的結果。它之所以產生一種更為和平寧靜而警醒的心靈狀態,就是這個原因。
它之所以對控制性衝動和維持禁欲修行有用,也就是這個道理。注意:每次打坐之後,要按摩兩膝和兩踝。一旦兩膝或兩腿開始感到難受,最好立即解除這個姿勢。在你間歇的試做了一個月之後,還不能感到這樣的疼痛感、辛苦感已經消失,那就不要再試它了。
至善坐 至善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一種姿勢,瑜伽哲學中講人身上有七萬二千條經絡,而我們的生命之氣就在這些經絡裏流通,所以至善坐有助於清理這些經絡,使之暢通無阻。
坐在地上,兩腿拼攏並同時向前伸展。
彎曲左小腿,用雙手抓住左腳,用左腳的腳跟緊緊頂住會陰部位。(就是陰道和肛門之間) 然後彎曲右小腿,把右腳放在左腳踝之上。 把右腳跟靠近恥骨,右腳底板則放在左腿的大腿與小腿之間。
背、頸、頭保持直立。
現在閉上你的眼睛,開始內視。內視其實就是在閉上眼睛之後用你的心眼來看閉眼之後的一切。我最強的時候看到過光團。
一般練氣功的人都會看的到的,並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。一般人會不知道該看什麼,能看到什麼,所以,當你閉眼內視的時候,就先讓雙眼凝視你的鼻尖部位。有了一個目標後就會舒服很多。
保持這個閉目內視的姿勢盡可能長的時間。視個人情況而定。有些人剛開始可能就只能堅持幾分鐘。當可以慢慢的靜下心時,就可以堅持很長的時間了。睜開眼睛後,放開雙腳,休息幾分鐘,換另一條腿再做一次。
溫馨提示:隨意一點坐下也可以,但一定要背、頸、頭保持直立。
功效:鎮定安詳,並且對脊柱下半段和腹部器官有補養增強的作用。提升生命之氣,並且有控制性欲的效果。雷電坐 兩個膝蓋跪在地上,兩個小腿和腳背貼在地面上。
兩膝靠近,兩個大腳趾相互交叉,這樣便使兩個腳跟向外指了。
伸直背部,將臀部放落到兩個分離的腳跟之間。
溫馨提示:動作非常簡單易做,初次練習時會覺得兩個腳趾相互交叉有點困難,多練習幾次就可以了。
功效:可以在飯後5-10鐘後做不僅能夠非常好的促進我們的消化系統,同時還可以治療胃酸過多,胃潰瘍等胃部疾病。有助於按摩生殖器的神經纖維,對盆骨肌肉有伸張的作用,所以也適合產前練習。
吉祥坐 坐於地面,兩腿向前伸直;
彎曲左小腿,左腳板頂住右大腿;
彎曲右小腿,右腳放在左大腿和左小腿腿肚之間;
兩腳的腳趾應該楔入另一腿的大腿和小腿腿肚之間; 兩手放於兩腿之間的空位處或放在兩膝之上,頭、頸和軀幹保持在一條直線上。這個姿勢除了會陰不被頂住之外,其他各方面完全和至善坐一樣。
醫療效果:這一姿勢效果和至善坐大致相同,只是程度稍遜。
由於會陰並不被頂住,就不會自動地把性衝力引導向上、沿脊柱上升。
這就意味著它不僅對性的控制沒有至善坐的相同效果,而且象鎮定安神、警醒機敏等益處也多少有些減弱。
注意:患有坐骨神經痛或骶骨感染的人不應做這個姿勢。
瑜伽冥想的五個步驟調整靜坐又稱是瑜伽冥想修行的第一方法,對於身心健康,十分有益。印度文獻記載:修者靜坐,可減少身痛、心亂、麻痹等疾;修者靜坐久,可減少妄念,禪之靜定生智,減少煩惱或愚昧。
瑜伽冥想或修禪坐在此前需要經歷五個步驟的調整: 一,調飲食:人身與飲食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活動,飲食若調整不好,容易影響身安心靜;當我們進食時,通過食物咀嚼,進入胃中調和消化,並轉入為對身體的滋養,各類營養精華化於血液,以供全身使用,因此說飲食與生命之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
然而食物不可過多,即不要吃的過飽,飽食者令胃腸不宜消化,往往增加了腸胃功能的機能疲勞,不易吸收精華,反而排泄於體外,此類人叫身貪,見飲食無法自製,飲食美味令感官細胞興奮過度,往往在飽食後身體懶散,鬆懈;這正是增加胃腸加倍工作所產生的疲勞,這種疲勞的結果是氣機虛滿身體,氣滿浮躁上行,造成身體火大,令靜坐不得安寧;但飲食太少,營養不夠,則造成體弱力衰,靜坐難以有成效。
因此,我們說調整飲食結構時,飲食適度最為佳.
二、調睡眠:人生活與工作,行做身心體力,離不開休息時間,睡眠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人體的體力與精神,因此休息好亦至關重要。
平常睡眠我們都知道,以八小時為適度,古人說:久臥傷神,少臥神傷,睡的過多則精神困昧,不利於靜坐;睡過少則體力不能恢復,精神恍惚,也不宜靜坐。因此睡眠要保持節制有度,當我們神志清明,精神氣爽時,安身靜坐,效果豐厚。
三、調身:靜坐前,在我們的行住坐臥四儀規中,要常保持寧靜安詳的心態,時刻牢記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條:道德尊範.不可有粗暴與不安的舉動,粗暴與不安的舉動對自己不利外,與環境也不相應,境相氣粗,心意輕浮,必難人定。
人靜坐時,須寬衣解帶, (坐墊須後高一二寸)從容人坐,腿或雙盤、或單盤,自行選擇,然後安置兩手,把右掌的背疊在左掌上面{男士,女士相反},貼近腹部,輕放腿根上;然後把腿左右搖動四五次,以做放鬆調和,然後端正身形,脊骨勿挺勿曲,輕盈自然、頸正端莊、不低不昂;鼻子與臍輪{腹部}如垂直線相對;開始呼吸吐納腹中積氣三到七次,把舌頭抵上額,由鼻徐徐吸人清氣,輕閉兩眼,坐久或覺身有俯仰斜曲,隨時矯正之(坐之時間根據自身的能力)
四、調息:鼻中氣體出入名為呼吸,一呼一吸完成名為調息。
靜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調息。呼吸有四種:
1,喉輪呼吸:即侯頭呼吸,此呼吸最淺短,僅在喉頭出入,不能盡肺葉張縮的力量,因此達不到吸氧吐碳{二氧化碳}功用,血液迴圈不能優良,如此呼吸是屬於不良作用,因此要改變。
2,胸式呼吸:此較喉輪稍好,氣體能達胸部,充滿肺部,通常廣播體操的呼吸活動,女性也常採用此呼吸,能做此呼吸,仍不算調息。
3,腹式呼吸:一呼一吸,氣體能到達腹部{臍輪部位},在吸氣時空氣人肺充滿遍體,肺底舒暢擴張,把膈肌壓下,這時胸部空松,腹部外凸;又呼氣時腹部緊縮,膈肌被推而上,緊抵肺部,使肺中濁氣儘量外散,這方算是靜坐的調息,此調息能有效調整身體的放鬆。
學修者還要注意:呼吸絲毫不可刻意或用力,鼻息輕細深長,自然達到腹部,連自己的耳朵也不聞出入息聲,方是調息相;呼吸經歷由粗到細,細到微細,微細到懸吸最終入體息階段。
4,體呼吸:此呼吸為靜坐功深者能夠作到,呼吸細微的無法再細緻,出入不知,如無呼吸,雖有器官作用,但無覺用,而氣息仿佛從全身毛孔出入,至此既是達到調息之極至,可人深定.
五,調心:心有真心與妄心,真心是心的本體,妄心是心的虛妄作用。我們自有生以來,迷昧真心,都在妄心用事,念念不停,眼,耳,鼻,舌,身,意,組成妄心身用,猶如意馬心猿,難調難伏。我們靜坐,可有兩種心象:一是心中散亂,支持不定;二是心中昏昧,容易瞌睡。
治散亂病,要把心中一切放下,看透身體也是外物,置之不睬,專心一念嗡字音輪於小腹間,自可人定。治昏沉病,要把心提起,注意鼻端,使精神振作;或起而徑行再坐;或修數息觀,從一到十,數到不亂,心息相依,綿綿密密,昏散兩除。
通常來說心經歷的由染而淨要經五個層次:第一、散亂心,隨著外境心念紛飛。第二、昏沈心,癡鈍朦朧,陷於昏睡。第三、不定心,散亂多於安定。第四、一心,心能凝住於一境。第五、定心,心狀澄靜。後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現象。
以上五種境地調整好了,就安身靜氣的進入你的專一冥想或者禪修事態中.一念代萬念,以致無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